逻辑思维, 只要五步
wangzf / 2021-11-06
目录
干事没逻辑, 再累也是白忙活!
作者
- 下地宽也[🇯🇵]
出版社
- 北京联合出版社
购买日期
- 2020-06-01
主要内容
- 理清思路, 表达自己的技巧
- Step 1 金字塔图——组织语言, 快速表达
- Step 2 “并列型” 还是 “串联型”——把理由连接起来
- Step 3 MECE 分析法——消除遗漏、避免重复
- 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
- Step 4 树状图——分解挖掘
- Step 5 矩阵图——进行评价, 得出结论
理清思路, 表达自己的技巧
- 逻辑性语言所需要的 3 个重点
- 有结论
- 有理由
- 结论和理由相联系
- 有结论——并非所有的场合都需要有逻辑, 逻辑性语言必须有结论
- 需要逻辑性语言的场合: 报告、联络、指示、建议、说明、提案、交涉、会议中的发言、事故应对
- 并不一定需要逻辑性语言的场合: 商量烦恼之事、提出想法(发散性思维反而能提出好想法)、信息交换
- 用 “因为”、“所以” 等连接词, 让理由和结论更明确
- Why so ?(为什么这么说)
- So what?(因此要做什么)
Step 1 金字塔图——组织语言, 快速表达
论点 ==> 结论 ==> 理由 ==> 行动
- 写 3 个(2-4个)支撑结论的理由, 构成"金字塔"的形状, 让结论很牢靠.
论点 ==> 结论 ==> 理由 ==> 行动
的表达, 让沟通清晰有条理, 更容易被理解.
论点
- 如何开始你的谈话——找到论点.
- 所谓论点就是接下来谈话的内容是什么, 谈话的中心就成为问题点(问题或疑问). 换个说法, 论点是尚未得出的结论的事情, 也就是未决事项.
- 论点由 “情况 + 问题点"构成.
- 从对方了解的情况开始阐述, 沟通更容易
- 为了明确论点, 在说问题点之前, 先说情况(或背景). 先阐述听的人能够理解的"情况”、“背景”, 这样便于听的人顺利进入话题.
- 为了让听的人站在和自己共通的前提条件下, 就需要注意从对方能够理解的情况开始阐述.
- 考虑的问题应该是有意义的问题
- 与工作相关的论点(问题点)的类型有 3 种:
- 原本什么是问题? (提出问题: what)
-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问题?(查明原因: why)
- 有什么样的解决方案?(检讨解决方案: how)
- who
- where
- when
- how much
- 论点应该是"有思考意义的内容". 有意义的论点就应该是"能联系到行为的问题". 没有意义的论点是"没有意义的问题".
- 与工作相关的论点(问题点)的类型有 3 种:
结论
- 把你最想说的作为结论
- 结论和论点的关系
- 让论点的回答成为结论
- 结论和理由的关系:
- 把许多想说的内容作为理由积累起来, 把其中最想说的作为结论.
- 结论和论点的 3 种组合方式
- 模式 1:
- 论点: 提出问题: what
- 结论: 问题是xxx
- 模式 2:
- 论点: 查明原因: why
- 结论: 原因是是xxx
- 模式 3:
- 论点: 检讨解决方案: how
- 结论: 解决方案是是xxx
- yes/no 模式:
- 论点: is xxx?
- 结论: yes/no
- 模式 1:
- 结论和论点的关系
Step 2 “并列型” 还是 “串联型”——把理由连接起来
逻辑性的结论和理由的连接方法只有两种:
- 并列型(归纳法)
- 串联型(演绎法)
结论和理由连接的两种方式
- 并列型(归纳法的列举理由)
- 并列几个不同的事实, 从这些事实中找出共通点, 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
- 特点: 结论终究是个推测出来的内容, 如果要正确地表达, 结论的说法应该是"似乎是"
- 优点: 同时列举了多个理由, 即使有一个理由不充分(即使根据变弱)也能凭借剩下的理由来支撑结论
- 串联型(演绎法的列举理由)
- 将某个事实和与其对应的某个规律(决定、一般常识、法规等)进行组合, 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
Step 3 MECE 分析法——消除遗漏、避免重复
- MECE 分析法让理由无遗漏、无重复:
为了防止遗漏问题就需要掌握"MECE分析法", 就是在没有遗漏、没有重复的的状态下进行思考.
先让完整度达到八至九成无遗漏、无重复程序后, 如果还觉得不全面, 可以设立一个"其他"项目. 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做到完全无遗漏、无重复, 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充分思考后推进事物发展的态度.
过去一旦用了某个切入口开始对思绪进行整理后, 就会完全忘记考虑别的切入口. 如果能够经常有意识地思考有没有其他的切入口, 也许就能够找到更好的 MECE 状态.
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案
Step 4 树状图——分解挖掘
明确问题 ==> 查明原因 ==> 检讨解决方案 ==> 思考方法